欢迎访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创新中心!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动态
国际合作创新中心企业总部基地建设意义
发布时间:2020年11月2日 来源:本站
分享到:

1.国际合作创新中心企业总部基地定位

国际合作创新中心企业总部基地,是国内新型产业集群和总部基地的创新型样版,是“资源的汇集者和整合者,创新的引领者,价值的创造者”。
(1)资源的汇集者和整合者
①政策的汇集 
国务院、各部委为促进国内产业和企业发展,都出台了若干鼓励、指导、扶持及奖励政策。
②资本的汇集
国际合作创新中心总部基地集聚了包括黑石基金、博龙资本、富国基金、华夏基金等一批国际国内优秀的金融机构和大型投资基金,为企业打通了“产业-市场-资本”的发展链条,并通过创新的“产业-企业-资本”协同模型,为产业、企业、资本的良性互动夯实了金融基础。
③产业企业的汇集
国际合作创新中心以集聚大型央企、国企及产业龙头企业为主,并接纳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大型商会组织、企业、跨国企业参与,为密切产业和产业的协同、企业和企业的协同、国内外产业企业间的协同互动创造了条件。
④人才的汇集
发挥好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的人才吸引与集聚优势;对国际院士级的人才和各专业领域的顶尖人才,发挥好外国专家局的桥梁作用;对各头部企业、大型跨国企业和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大型企业的顶尖人才,充分发挥中心和基地的吸附和集聚功能,汇集各专业、各领域、各层次的领军人才、专家、专业骨干人才形成智囊团和专家库,为知识碰撞、头脑的风暴和科研科技的协同创新实现了人才和人力的基础。
⑤项目的汇集

利用好国家产业扶持政策,汇集国家部委配置的项目、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引进的项目、企业组织委员会成员自主发展的项目等各层次、多角度多维度的产业项目于一个平台,为产业间和产业链条上下游的协同发展,打破了传统的国家、地域和行业的隔膜。

(2)创新的引领者
汇聚政策、人才、产业、项目、技术研发与持续改进、金融资本、市场需求于一堂,推动以技术创新、市场创新为核心的商业逻辑和商业模式创新,助力区域经济增长和城市持续发展。
以人才的集聚、科研技术及产品的集聚、产业主体的集聚、市场的集聚、金融资本的集聚等生产力核心要素的集聚,打破传统的国家、地域、行业、企业间的隔膜,以知识、头脑、产品、市场的碰撞,带来持续的产业创新,实现高新技术领域的产业创新和贸易与金融的创新,通过协同创新打造百亿企业总部集群。
①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
 协同中国数字资产研究院,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,引领互联网2.0时代的发展。
 建设联想智慧科技城市,加快人工智能、5G物联网与大数据云的建设,促进数字经济发展。
 突破3D打印特别是金属打印的产业运用,推动精密机械加工及制造、航空航天、汽车、能源、医疗等领域的机械制造能力提升。
 围绕海洋经济,加快船舶制造、海洋机器人、生物制药、远洋捕捞等海洋产业的创新发展。
 推动基础材料研究、基础农业的发展。
 推动新能源汽车、新材料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。
 推动工业物联、5G技术等新基础建设领域的融合发展,实现万物互联和智慧城市,促进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。
②贸易与金融的创新
 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市场(能源、木材、渔业等)及区域性产品交易市场,推 动一带一路货币兑换与结算金融改革示范区的设立。
 汇集国际国内领先的基金等金融机构,推动金融创新发展。
 加快数字货币、供应链金融创新落地,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。
 推动保险、基金、票据、保理、融资租赁等传统非银金融业务创新发展。
(3)价值的创造者
基地汇聚金融资本、专家集群、政策汇集、行业先导企业等产业要素,支持企业组织变革、创新,并针对海洋科技、基础农业及农业科技、大数据、工业物联、5G创新及应用、高新材料及基础材料科技等产业方向和领域,实现产业和企业集聚,打造“超百亿”产值企业总部集群。

2.国际合作创新中心企业总部基地经济效益

国际合作创新中心,集聚了国内外大型企业,具有良好的自身项目造血功能和机制;通过引入国际国内领先的金融机构及投资基金,汇集了产业发展所必须的金融资本;通过国家部委局办和企业组织向内挖潜,集聚了产业创新发展的人才、人力资源,从而实现了多产业要素的聚集,为成员企业和相关产业的集聚成长、打造“百亿产业企业集群”奠定了基础。
针对地方政府推动或支持立项的项目,国际合作创新中心还可以协调各部委,在资金、政策、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。
3.国际合作创新中心企业总部基地金融效应
国际合作创新中心企业总部基地,通过引入包括黑石基金、富国基金等为代表的国际国内顶级的金融机构和投行、供应链金融领先企业机构、大宗商品金融服务商、一带一路金融服务联盟等,引进金融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产品,补充传统金融产品功能,助推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,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,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建设工作,打造中国北方金融改革创新的新高地。
4.国际合作创新中心企业总部基地商业效应
国际合作创新中心,高度重视国家中心城市的枢纽中心地位,推动建设大宗商品贸易中心、区域特产贸易中心,盘活区域内产能与机制,助力深化供给侧改革。
国际合作创新中心,在聚合国家级政策及资源的基础上,与成员企业一道,围绕新基础设施建设、高新技术产业、新旧动能转化、贸易投资便利、国家资金扶持等方面开展合作。
5.国际合作创新中心企业总部基地人才效应
国际合作创新中心,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,集聚、储备国际国内顶尖的行业专家团队,汇集各专业、各领域、各层次的领军人才、专家、专业骨干人才形成智囊团和专家库,为知识碰撞、头脑的风暴和科研科技的协同创新实现人才和人力的基础,为国内国外企业发展提供人才、人力资源及智囊支持。
导航